金融号

温州龙湾农商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的反思
金透财经 2025年7月10日 12:33:41  阅读量:1767

金透财经 | 王剑

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一纸罚单,揭露了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性内控失效的现实。2025年7月9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显示,该行因六大类违规行为被处以265万元罚款,三名责任人林涛、王剑、王长青同时被警告。此次处罚涉及关联交易、信贷管理、绩效考核、区域经营等多维度漏洞,折射出地方农商行在转型过程中暴露的深层次治理问题。

系统性违规暴露内控失效

龙湾农商银行此次违规行为覆盖银行业务全链条:对关联方存款业务管理不到位,埋下利益输送隐患;向非营销部门下达存款考核指标,扭曲内部管理机制;贷款“三查”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;流动资金贷款违规流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,加剧期限错配风险;票据业务保证金审查失职,以及突破地域限制违规展业。这种多点失守的状态,已非孤立的操作失误,而是内控体系全面松弛的集中体现。

图片

此次处罚并非该行首次触碰监管红线。早在今年4月,该行就曾因反洗钱内部控制失效,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、违规开立匿名账户被罚133万元,两名高管被追责。当时暴露的“内部人控制”现象,与此次关联交易管理漏洞形成呼应,揭示出治理结构缺陷长期未解的痼疾。

存款考核异化与治理失灵

“向非营销部门下达存款考核指标”这一违规行为,折射出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严重扭曲。当人力资源、风险控制等中后台部门背负存款指标,必然导致风控独立性丧失和岗位职责错位。这种“全员拉存款”的粗放模式,实则是该行应对经营压力的无奈之举——2024年其存款骤降,贷款增速放缓,暴露出传统业务模式陷入困境。

关联方存款管理漏洞则揭示了更危险的治理盲区。关联方交易若缺乏有效制衡,极易演变为利益输送通道,甚至引发股东通过隐瞒关联关系、虚假注资等手段控制银行,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。这种“内部人控制”现象已成为地方农商行的通病。

信贷管理失效引发资金空转

贷款“三查”机制失效直接导致信贷资金脱离监管。贷前调查流于形式、贷时审查把关不严、贷后检查形同虚设,致使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固定资产投资。这种资金挪用不仅违反《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》,更导致短期资金长期化,埋下流动性风险隐患。

票据业务保证金来源审查失守,则反映出操作风险的蔓延。当银行忽视对保证金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核查,可能为虚假贸易融资打开方便之门。而违规跨区域经营的行为,不仅违背农商行“立足本地、服务小微”的定位,更暴露出在业务萎缩压力下的监管套利冲动。

行业影响与警示

龙湾农商银行的这些违规行为,对自身信誉无疑是沉重打击。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可能下降,导致客户流失,进而影响银行的资金来源与业务拓展。从行业层面看,这一事件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合规经营的银行遵循规则稳健发展,而违规银行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,这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。

这一事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。金融机构应强化内部管理,严格执行各项监管制度,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,确保每一项业务操作都符合规范。同时,要加强员工培训,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与专业素养,让合规经营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。监管部门也需持续加强监管力度,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成本,形成强大的威慑力,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。只有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共同努力,才能杜绝类似违法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,保障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。


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:86-10-68060420,举报邮箱:zgjrw2010@126.com。
相关推荐
热门推荐
72小时点击排行
一周点击排行
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-1
Copyright 2002-2020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